站内检索:
长三角联盟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微博
产业研究

产业观察:我国创意阶层是否崛起 现状如何呢?

发布时间:2012-07-09编辑: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美国学者Richard Florida于2002年提出了创意阶层概念,他认为这个阶层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教育家、作家、艺术家、娱乐界工作者等,这些人群拥有创造力、独特个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1世纪将是创意阶层的世纪。据他估算,创意阶层在美国劳动力中占有30%的比例,也就是3900万人。

那我国创意阶层是否崛起,现状如何呢?笔者涉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若干年,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难以企及“创意阶层”的广度,从狭义的文化创意人才范畴上探讨这一命题。这里提到的文化创意人才具体可以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核心的创作型人才,主要有各类设计师、影视动漫创作者、艺术家、手工艺从业者等;第二类是负责创意和市场对接的转化型人才,有经纪人、出版发行人、市场营销人员等;第三类是管理型人才,主要是那些从产业高度整合资源、实现创意高效运转的精英人士。

那么创意人的前途怎样呢?笔者采访了若干位创意人士,总的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某展览设计师认为,创意服务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创意;通常情况下创意无法做主导,受到的制约较大。某建筑设计师说:“客户在设计层面还是很尊重设计师想法的,不过更多时候你需要跟他们谈利润。还有中国缺少创新的大环境,这一点不利于创意人才的发展。”某漫画作者告诉笔者:“国内的创意阶层大多数不够强大,没有话语权和自由选择权,但说崛起也不为过,毕竟是在发展壮大中。”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我国,创意附加值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各种行业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追求的增加和文化程度的提升,对创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从苹果系列产品的市场表现上可见一斑。提供产品设计服务的New Deal Design 的创始人Gadi Amit 说:“苹果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了你能通过贩卖情感也可成为亿万富翁,证明设计也是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

海尔集团在国际化布局中,除了技术创新,创意设计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卡萨帝意式三门冰箱是欧洲基地设计并在全球销售的一款产品,在欧洲上市后,先后获得了德国“红点至尊大奖”、美国“最佳产品设计奖”等工业设计界最高奖项,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报道,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已经先后被欧、美、韩的着名冰箱品牌模仿。

在创意产生的经济效益广为认可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中国创意”是否走上了国际舞台?笔者认为,中国创意实力亟待提高。

作为“创意”的采纳者,北京房地产业界的张欣因为在建筑风格上走大胆创新之路,其开发的地产项目不断创出畅销佳话。除SOHO现代城以外,她后续开发的一系列地产项目如建外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SOHO尚都、朝外SOHO等,一律用国外建筑设计师。张欣认为建筑艺术是国际语言,因此国外建筑师的设计不需要考虑有关“本土化”的问题。

众所周知,设计教学被引入中国也就20年的时间,在中国沉淀出的创意设计文化属于萌芽阶段,与欧美和日本的差距还比较大。

此外,中国创意阶层崛起离不开创新环境。笔者和大多数从事互联网的朋友在招聘网页设计师时会碰到大量毕业于某高职院校的网页设计毕业生,这所学校的就业率以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据了解均赶超一本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究其原因,我发现这里像工厂一样使用流水线模式灌输给学生各种套路,“拿来主义”“强调技术”让他们的作品看上去很专业,但缺少了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更核心的创新精神。但高就业率和高工资不得不让人叹服目前社会的现状,设计服务领域对“原创”并不以为意。

某东莞创意商品厂家号称其为“原创品牌”,但其核心则是模仿国外的优秀创意,并不会花费重金去聘请设计师或者购买优秀作品的授权。前几日,笔者去参加2012中国(成都)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看到国际上最新的工业设计获奖作品被不法商家公然生产成样品大肆招商。

商界的逐利心态、版权体制的不健全等原因压制了文化创意的健康成长,也使得创意阶层在中国的崛起之路变得漫长而崎岖。难得的是,政界、学界、商界都开始重视“文化创意”.多一些创意理念在民众中的传播,多一些创新精神在教育体系中的渗透,多一些对原创文化的扶持,我相信中国的文化创意阶层将会真正崛起。

中心战略合作伙伴:上海汇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友情链接:中成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