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长三角联盟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微博
行业动态

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增强上海城市文化竞争能力

发布时间:2013-02-09编辑: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勇于探索、包容并进,围绕“创新、融合、提升、开放”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文化与科技、金融、贸易等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凸现了以产业集群方式集聚,多依托高校构建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地多分布在中心城区,融创意生产与创意交易于一体,具有高成长性、高扩散性的特点,正在成为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多元社会文化互动融合等特征。虽然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发展喜人,但由于上海的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也存在不少问题。正在召开的市政协全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建议,要着眼全局,抢抓机遇,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实施;要注重要素市场的培育,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引智、引资。

促进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
魏建、其实、冯昕三位委员列举了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足:
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增长喜人,但深度做得还不足——主要体现在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渗透和辐射力还不是很大,有量增的优势,但集聚和整合创意力量方面还不足,还需不断地丰富“故事”内容,积累这种特定的“文化资本”。文化创意的规模化系列化开发不足——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在初创期往往由于风险高,带有探索、试验性质,目标不鲜明、资金不足、相互关联性小,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更谈不上系列化生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做得还不足——目前,上海现有的创意产业基地的产业业态多来自国外的资本,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身品牌少、缺乏经验,对文化产品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力普遍不高,难以有效吸引投资。

“要促进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链条。”魏建委员说,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建设一批有主题、有特色的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把文化创意项目作为风险产业项目加以辅导、支持和推动,优化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还要构建与文化创意产业有关的文化创业资本和文化创意保险机制。”其实委员说,这样能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的初创期提供创业资本,扶持文化创意的设计与生产;另一方面,建立文化创意保险机制,分摊文化创意风险,促进文化创意的投融资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冯昕委员指出,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应尽快变革和创新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培养大批量文化创意人才,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高速发展。

历史文化与商业繁华交相辉映
上海也要发挥自己拥有近代百年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但目前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资源很多都被冷落被遗忘。” 俞亮鑫委员认为,如果这些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得到开发和利用,将有助于提升整个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竞争力。

俞亮鑫举例,陕西北路南京路口,现在矗立着上海的时尚高地——恒隆广场,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当年许多革命者演讲上课的地方——上海大学旧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右派视这里为“赤色大本营”由此被搜查封闭。“遗憾的是,今日这里已没有任何历史遗迹可寻,甚至可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一历史存在。” 他建议是否可在旧址草地上立碑或搞一组雕塑以示纪念,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上海的光荣历史,不能让它渐渐消失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

“这些百年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享有国际盛誉,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一页。”俞亮鑫建议,应给这些历史文化旧地以明确标注,或立碑挂牌,或绘画雕塑,以增添整个上海的历史文化氛围,让它们与商业的繁华交相辉映;在这些街区行人较多的显著位置,挂出明确标注这些历史遗迹和名人故居的文化历史地图,以方便游人进行实地寻访和拍照留念,让他们在上海享受商业繁华和购物快乐的同时,更在文化寻访中感受到一份浓浓的历史文化情怀。

协同合作创,造文化生态环境
电影《泰囧》大火,导演、演员大都来自上海,电影和近13亿元票房却给了他人,不少政协委员也在反思本土电影人才为何留不住。

杨昆委员说,其实演员徐峥有很多成绩都是在上海取得的,但现在大家都以为他是北京人。韩生委员也举了两个例子,上戏一名学京剧的女生,毕业后到了中国国家京剧院,“上海百般挽留,没用”。今年,大三的几名舞蹈系学生在获得桃李杯比赛金奖后,也已被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盯”上。

韩生委员说,上海文化高地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生态环境、事业成长环境正转移至北京。上海近几年在这方面比较滞后,重心有所转移。他建议,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经济、商业、旅游各方面综合协作。他认为,上海拥有大量的演艺资源,缺少的只是以高水平作品为核心的演艺平台建设,因此建议设立“上海文化建设委员会”,形成文广、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陈启伟委员给出了一条路径:文化发展要投钱,也要有文化生态环境,政府要研究对文化软件怎么投入,要有重点,不是撒胡椒面。

中心战略合作伙伴:上海汇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友情链接:中成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