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03编辑: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刚刚过去的2012年,众多企业深感“寒意逼人”,但代表“头脑经济”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领域却亮点频现,为不太景气的市场注入一股“暖流”。从市经信委获悉,2012年本市文创产业增加值预增12%,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营收预增16%,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更将高达18%,领跑所有行业。
创意经济:迈出海外第一步
M50、8号桥、田子坊、1933老场坊……这些注入了创意细胞的老厂房已成为上海新地标。继2011年本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3%之后,2012年预计将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目前,上海已拥有114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模居全国前列,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数量显著增长,从单纯的“二房东”,提供简单物业服务,逐步发展到帮助企业孵化、参与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与园区企业共发展。
文化创意金融平台也取得重大突破,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市场开发、交易品种创新、交易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国内首个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功投资星空中国、东方梦工场等重大项目,目前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上海市创意(设计)产业投资基金联盟管理资金总额达282亿元,已初步达成10余个投资意向。
2012年11月,上海创意产业还在欧洲有了第一个“根据地”:“上海佛罗伦萨——中意设计交流中心”。市文创办副主任贺寿昌透露,这个基地预计2013年10月建成,建成后主要承担推介上海创意设计力量,将上海设计制造的产品、上海优秀设计师推向欧洲,为上海创意设计企业服务欧洲企业提供支撑。
2.5产业:经济转型新引擎
作为处于二、三产业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也称为“2.5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12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营收预计增长16%,在全国已成为“一面旗帜”。
目前,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已达28家,规划面积4208公顷,既有以老工业区和传统工业企业转型为特点,如市北、长征、桃浦等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园区;也有如金桥、康桥、张江集电港等为区内企业建立公共服务和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的集聚区。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营改增”的政策激励,为上海传统国企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带来重大机遇,很多企业加快推进主辅分离。比如,主营化工产业的上海华谊集团将原来的服务性业务分离重组,组建华谊工程公司,把分散的包装和运输公司分离出来组建了华谊物流,使得集团利润增加,税负降低。
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健表示,“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实现“上海智造”的转型。“十二五”末,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区。
信息服务:决定未来领跑者
2012年,“大数据”成为业内热词,它被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可喜的是,2012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预计将达3600亿元,增速居上海各个产业之首。2012年11月,微软与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宣布携手将微软在业界领先的企业级云服务扩展至中国,并将在浦东建立运营中心,这对上海的“大数据”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今,上海从云数据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进等方面开展云计算产业化稳步推进。比如,作为云计算应用示范区的浦东新区,已初步形成贯穿硬件与设备制造、基础设施运营等领域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和应用发展格局。
国际权威调研公司发布报告指出,到2015年,云计算将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接近1400万个新工作岗位。研究预测,云计算激发的IT创新所带来的新收入将在2015年达到1.1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今年上海起草并发布《上海市推进云计算专项实施方案(2013—2015)》(云海计划2.0),提出了新阶段云计算产业发展目标。应对“大数据”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已经准备好了。